PP电子暴力只能加深仇恨与隔阂。医疗体制问题被简单粗暴地转嫁到个体医疗人员上,显然是找错了宣泄的出口。面对医生和患者从亲密互爱到互相警惕敌视的沉重现实,我们的医疗改革需祭出利剑,让医院回归公益本性,还医学以科学的本来面目,给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打造一条放心的救治渠道。而这一次,无论是媒体还是医疗制度制定者,请听一听,“天使”在哭泣。
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属第一医院一名未成年患者持刀砍死一名28岁实习医生、砍伤三名医务人员。凶手李某被抓获后表示医生故意刁难他,不给他看病,于是心生不满,酿成血案。
死者王浩,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出事前刚刚收到香港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
3月26日,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被残杀”事件,卫生部部长陈竺要求严惩凶手、严厉打击残害医务人员的罪行。卫生部3月27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护。
媒体在转载这一新闻时,网页附带了“高兴、同情、愤怒、搞笑、难过”等表情投票选项。而在6000多投票中,有4000多选了“高兴”。由于“高兴”等选项是此网站多数新闻网页程序设计上的通例,网友选择“高兴”并不代表真的在为患者行凶叫好,而更多的是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同情,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在医患矛盾中,舆论倾向于弱者,而把责任归咎于医院和医生。况且,此新闻并没有把事件的细节详细陈述,所以不该把网友情绪简单地总结为“高兴”。相关媒体猎奇心态作祟,错误的引导了舆论方向。
在网易论坛对“哈医大杀医案”发起的话题中,有位网友跟帖“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引起争论。一部分网友对这种态度表示反对,认为“人命关天,医生很冤枉”,另外一部分网友直指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疗制度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人表示患者杀人事出有因。三个观点的支持者争论激烈,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放大了长久以来的医患矛盾和公众对医疗制度的不满。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公众普遍的现实焦虑,但其中对于医护人员以及死者人身攻击的话却充满了舆论暴力中的非理性成分。
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网站——丁香园发起了为医生生存和尊严:一句话,一张照片的活动。众多医护人员参加了活动,用一句话,一张照片表达对受害医生的悼念,对自己和同行的鼓励,对被误会的不解和困惑,并希望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能安心工作,希望十年学医路能够换来个公平的尊重和光明的未来。
在医患矛盾中,无论媒体还是公众,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却忽略了医护人员的情绪。“白衣天使”这个称呼似乎越来越少被提及。
据不完全统计PP电子,中国每年被殴打致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年间,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中国成为全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
医学生网友称:五年来,我掉过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但是有两样东西我一直小心翼翼的带在身边。一张医学生誓词和平安护身符。没有平安我的性命受到威胁,望了誓言我的生命没有意义。请让医生有尊严的活着,但愿中国不只剩下人人死而平等!
医生网友说道:当有一天,我们只能用职业操守来说服我们在医生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下一代生病了是否还会有医生。而我们是绝不会让下一代从医的!
央视记者张泉灵微博称:哈医大发生砍杀医生事件,让人唏嘘。他们从事的是高风险职业,他们每天面对承受病痛的不快乐的人,他们是有问题的医疗医保体制的替罪羊,他们的灰色收入话题被放大到遮盖住他们的敬业付出的努力。如果偶尔出现的偏执狂......但此时的叫好声就是他们不能承受之痛了。
“哈医大血案”让更多医生态度变得消极,尤其对于即将走上医生道路的医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未来的职业道路开始疑惑,对于始终坚持的信仰有所动摇。而医生的家属更是对自己的家人安全表示担忧。
希望此次“哈医大血案”让公众倾听医生们的声音,唤起社会对于白衣天使们的尊重。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日渐明显,通过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矛盾的比例却很小,近半的纠纷会演化成“医闹”的结果。88.1%的人认为维权渠道不畅是造成“医闹”事件频发的原因。
钟南山院士日前公开批评一些医务人员“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网上支持者众。许多医疗纠纷表面上看是患者对就诊医生不满,但实际上已超出对具体医疗人员的意见,他们是对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满意。
“哈医大血案”只是长期医患矛盾的一个出口,其本质问题还是在于医疗制度不完善、维权渠道不畅通。而让前途一片光明,患者眼里的耐心医生王浩来承担这样的后果,对其家人以及整个医生行业来说,都太过沉重了。
现实中不乏用暴力来伤害无辜的人,以此来表达对其所在行业和现有制度的不满的案例。记者在单位门口被砍、城管在执法途中被打成重伤、医生被患者杀害......无论被害者行为失当与否,行凶人是不是心智错乱丧失理性,用暴力的手段始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必将导致两败俱伤。
暴力只能加深仇恨与隔阂。医疗体制问题被简单粗暴地转嫁到个体医疗人员上PP电子,显然是找错了宣泄的出口。面对医生和患者从亲密互爱到互相警惕敌视的沉重现实,我们的医疗改革需祭出利剑,让医院回归公益本性,还医学以科学的本来面目,给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打造一条放心的救治渠道。而这一次,无论是媒体还是医疗制度制定者,请听一听,“天使”在哭泣。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众生。医生是人不是神,许多事情也是无能为力,例如医生无法改变死亡结局,只能延长生命、改善生存治疗;例如医生无法进行医疗体制的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种宏观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我们这个行业,辛苦受累献青春,双手柳叶刀,疗患者病痛。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手术成,病床旁边稍欣慰,疗效差PP电子,诚惶诚恐不成眠。熬五七载苦学业,挣七八吊养老钱。零落成泥,随风散去。奈何患者常来砍,挨打家常便饭。看曾救性命于水火,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高晓松体}
前几天读到台湾慈济人写的一本书上说了这样一段话,面对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丑恶现象的时候,以暴制暴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我们采取的,我们要扩大善PP电子,当真正把善扩大到足够地步的时候,恶不就剩不了多大的空间了吗?在这个夜晚特别还想说上一句,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但是明天的太阳可不可以更光亮一点,更温暖一点呢。
关键是沟通,有沟就绝对有通得了的办法,患者及患者家属相对来说是无知的,任何人都需要一个从无知到有知过程。所以同胞们,当你们因为诊病治病很忙很疲劳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多给患者及患者家属一些目光、一些微笑,一些语言——我们的专业和关心就是他们的灵丹妙药!
哈医大被袭身亡的医生我感到悲痛和惋惜。无论他是否是医生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次偶然事件其实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必然PP电子,只是这个不幸的偶然落到他的身上。我问自己,去医院看病是出于信任还无奈?我选择无奈,无奈来自于我现实的生活并非媒体,我并不真正信任现在的医生,不信任又怎么能不紧张呢!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