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在加快布局精准医学,从基因组学等层面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PP电子,自2022年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该院启动后,布局精准医学产业创新成为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举措之一。2024年以来,中山医院精准医学中心成功完成了8项发明专利的技术转化,其中6项专利入选国家药监局首批“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目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表示,作为医学研究的新范式,精准医学集合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医学研究的交汇融合与实际应用。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反映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代表了临床实践的未来方向。
“简单来说,精准医学是一种医疗模式,它依据患者的个体生物特征PP电子、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制定有效的健康干预和治疗策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解释,“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化的治疗,除了常规影像检查结果外,更注重于患者的蛋白和基因组信息,以此来精准调整诊疗手段,取得更佳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说,目前精准医学已贯穿在中山医院肿瘤、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疾病、病原感染及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治疗中。随着肿瘤新靶点的发现、新生物标志物的验证,诊疗技术研发和转化,靶向治疗研究也随之加速。
精准医学最近一次引起关注,是2024 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维克多·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 RNA(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微小RNA疗法,就是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为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复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顾建英表示,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命组学和生物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并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基因治疗、RNA疗法等精准治疗技术的研发持续推进,陆续进入临床应用,大幅度提高疾病治疗水平。
顾建英举了一个典型案例。她的团队近日收治了一名58岁的患者张女士,其自3岁起便与色素痣相伴,50余年来,张女士的面部肿物颜色逐渐加深,但并未引起她的重视。直到前两年,色暗肿物自上而下蔓延全身,她的颈部肿物出现破溃,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
张女士来到中山医院整形外科后,顾建英结合张女士的病史与家族史,为张女士及其弟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他们都携带XPC基因的致病性变异。这意味着,张女士并非简单地散发黑色素瘤患者,更有可能是家族遗传性的黑色素瘤。
根据基因检测的提示,顾建英团队为张女士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措施,进行了多处色素痣的切除。同时,医生还为张女士弟弟面部的色素痣进行了预防性切除。病理结果发现,张女士弟弟切除的肿物为交界痣,即一种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良性病变。如果未做预防性切除,这名男子很可能发病后才能被诊断,而那时肿物或已出现恶变。
“遗传性疾病信息可能隐藏在家族的基因中,早期的识别和提早预防是关键。”顾建英表示,基因检测技术可揭示疾病背后的遗传真相,也为精准治疗提供路径。
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曾经难以确诊的疾病现在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中山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分子病理中心纪元主任告诉记者,有一名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的31岁女性患者,病因一直不明,其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病史以及基因检测的结果,确诊该女性患者患有由ABCB4基因突变引起的胆汁纤维化和小胆管损伤。“这一诊断对于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排除肝移植选项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纪元说。
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中山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已成功完成了8项发明专利的技术转化PP电子。
精准治疗的基础是精准诊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试剂,是推动精准医学前进的重要条件。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地区开始推进HDT(医疗机构研发诊断试剂)模式的试点探索。同年,中山医院成为上海首批“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机构。2023年,中山医院获批10余项HDT项目,涵盖多种肿瘤的多基因变异检测和分子分型,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
“HDT的推广,不能简单理解为体外检测试剂研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加速科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HDT将助力医院填充自身的研究力量,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的快速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卡脖子的关键诊断难点。”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汤其群教授说。
汤其群认为,精准医疗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这需要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使用,而HDT模式可以为多种检测技术迭代、更新、组合提供服务,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精准诊断。
中山医院在诊断试剂研发领域已积累不少经验,并取得成果。此前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周俭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樊嘉、周俭团队研制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检测试剂盒,为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开辟了新路径。
目前,基于上述miRNAs的肝癌诊断新技术,仅需0.2ml血浆即可准确诊断肝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4%和88%,较临床常用的甲胎蛋白(AFP)提高了30%,能够筛查出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对比影像学手段,该技术可提前一年至一年半发现肝癌,使患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如今,miRNAs肝癌诊断试剂已成为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纳入上海等省市的医保体系。
长期与肝癌研究和治疗打交道,周俭说,肝癌起病隐匿,在中国,一旦诊断为肝癌,70%到80%的患者已是中晚期。而基于精准医学干预,早诊断、早治疗,五年生存率甚至能提升至80%以上。当前中国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14%。在中山医院,近5到10年来,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已达到7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精准医学的探索,将促进和鼓励医生科学家不断出现。樊嘉表示,近年来,中山医院专家持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成果,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患者身上。
例如,2024年上半年,樊嘉院士、高强教授团队在《Science (科学)》和《Cell(细胞)》杂志上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突破了既往“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治疗”研究模式,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2023年12月,顾建英教授团队联合周宇红教授团队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通过单细胞联合空间转录组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刻画了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时空图谱PP电子,为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干预靶点,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2024年7月19日PP电子,周俭当选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主席。他代表中国专家介绍了国家卫健委颁布的《中国原发性肝癌(简称CNLC)诊疗指南》和CNLC指南的推广应用工作及其为降低中国肝癌负担所取得的成效。
也在2024年,汤其群团队联合复旦基础医学院团队合作在《Science (科学)》发表研究论文,发现青蒿素类衍生物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阐述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PCOS及雄激素升高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诸如此类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
中山医院称,目前该院精准医学中心已正式启动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精准诊断创新转化基地,该基地由“精准诊断创新转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建设,能够提供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中试孵化和技术扩散等各类服务。
“从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准医学的手段,包括基因组层面、转录组层面、表观遗传层面等,形成深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与产业界合作优化提升,最终应用于患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上。”樊嘉表示,这也是该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布局精准医学产业创新的重要目标。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