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但是,参与讨论的大多数人对话题所涉及的“中医”、“西医”,以及“现代医学”等的基本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
比如,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说,“根本不存在什么中西医之争,只有中医和现代医学;只不过,现代医学是由西医发展而来的”。
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中医学”传统中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的简称,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也就是说,“中医”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医学;但是,“中医”一词的出现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是与“西医”相伴生的词汇。
“中医”一词最早出现在1857年出版的、由英国传教士合信编著的介绍西方医学的《西医略论》中,“系西国习用之法,恐中医一时未能仿行,姑不详论”。
“中医”第一次被用于指“(传统)中国医学”则最早见于西医汇通派代表性人物唐容川于1884年出版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这样一句话中:“盖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因摘灵素诸经,录其要义,兼中西医之说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
然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医”“西医”的说法却并不常用,通常被称为“旧医”和“新医”。
直到1956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一份通知,通知“中医”才被官方钦定半岛BOB,强调:“旧医、新医应改称中医、西医”,“禁止媒体和国家机构再将中医称旧医”。
由此可见,中医与西医的概念相伴而生,中医指中国本土的传统医学;西医指由西方传入的医学。
我们知道,作为传统医学,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半岛BOB,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
同样的,比如传入中国的“西医”也一样是传统西方医学,其理论基础一样是基于古希腊四元素体系的四体液学说。
类似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体系,四元素体系里,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是跟大宇宙一样由四元素构成,即气(风)、土(地)、水、火,这四种元素结合起来组成机体的各部分。
像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五行紊乱就会致病一样,传统西方医学认为,体内四种体液失去平衡就会生病。
比如,“西医”中最常被嘲笑的放血疗法,理论基础也是四体液学说:体内血液多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因此需要通过放掉多余的血来恢复平衡。
由此也可见,传统西医不仅也一样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而且也一样讲究整体,讲究平衡。
西医的这一体系产生于2000年前的古罗马医学大帝盖伦半岛BOB,得到了阿拉伯医圣阿维纳森的传承,一直延续到欧洲中世纪结束后。
前面提到的英国人合信于19世纪中叶编著的《西医略论》中,介绍的西医理论体系仍以四体液说为主,即仍然是传统西方医学。
彼时欧洲的医学教材中往往附有带插图的药用植物文本半岛BOB,一般称为《本草志》,与《本草纲目》在中医中的地位相似,既是药物学汇编,又是博物学著作。
在欧洲,随着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理性的兴起半岛BOB,从15世纪末开始,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一样遭遇到巨大的冲击。
当然了,纯粹的医学解剖学上,维萨里则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对人体解剖学的孜孜以求,向统御欧洲医学1000多年的神圣不容置疑的盖伦体系挥出了第一记致命重拳:
他第一次明确指出盖伦关于人类心脏解剖学上的核心性错误——明确宣称他观察到心室中隔上有容许血液通过的孔道——盖伦的这一解剖认知错误其实是支撑其体系的重要支柱。
既然这一认识被明确是错误的,盖伦为标志的传统西方医学大厦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支撑。
而哈维有关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则给予传统西方医学理论体系致命的一击,彻底摧毁了盖伦医学体系。
进入18世纪,西方传统医学旧有的体液理论体系进一步被抛弃,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和临床学观念进一步普及。
到19世纪上半叶,随着科学的昌盛,实验与生物学概念进一步深入医学,细胞学说的出现为生理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使得医学从唯心的主观思辨过渡到了以解剖、物理、化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到20世纪初,在欧美,基于四体液理论的传统医学体系就已经被完全屏气,取而代之的事没有固有体系桎梏的科学医学(Science-based medicine)体系,或者称为生物医学(Biomedical Science)体系。
对照现代生物医学,根本找不到西方传统西方医学四体液体系的任何一点点的踪影。
唯一的“遗产”可能只有并不属于医学,而是属于传统(非科学)心理学范畴的“气质”论:
综上可见,很多人所谓“没有中西医之争,只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分;现代医学是由西医发展而来”的说法并不是事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