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西藏网讯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藏医学兴起了全面振兴、发展的高潮,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国际学术交流逐渐活跃,藏医学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走向世界舞台,成为西藏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文化名片和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7月4日下午,第四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传统医学圆桌会议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等通过交流发言、总结报告、多边对话等形式充分展示传统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探讨传统医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同时,在对藏医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认识、对加强藏医药文化的宣传交流以及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医药浴法”等方面达成共识。
国医大师占堆从事藏医药研究相关工作60多年,他表示,藏医药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雪域高原上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医学成果,具有理论体系完整、诊疗方法独特、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藏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奥地利科学院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克鲁斯和同事在过去的10年中,对藏医药的发展开展了研究。他认为,推动藏医药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强大的文化和制度性知识库,如藏医药大学、医院和专业协会等;国家干预天博,如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明确的支持和发展战略以及明确的监管框架等;全球趋势,如以亚洲为首的传统医学的复兴,以及文化和文化差异作为经济资产的价值增值。
传统医药是人类共同财富,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天博天博,也是近现代医学产生的基础,更是当代人类健康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特聘专家刘英华呼吁,环喜马拉雅地区各国组建传统医药联盟,相互承认传统医药,在传统医药学历、行业标准、传统知识库、资源保护和开发、药品研发、专利、营销等方面加强合作,为传统医药保驾护航。有关国家政府通过双边天博、多边谈判,首先对中医、阿育吠陀、藏医药等互认,促进传统医药跨国、跨区流动天博。
一般认为,1972年,中国专家到尼泊尔建造无轨电车(电动巴士),随队的中国医生开始在尼泊尔使用中医和针灸治疗,是传统中医和针灸疗法传入尼泊尔的开端。尼泊尔中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席哈利仕·钱德拉·沙阿在交流发言中表示,中国传统医学适用于像尼泊尔这样的卫生支出太高的国家。在尼泊尔,现代医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的,而且有很多副作用,中国传统医学无疑是大众最好的选择。
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珍妮特·嘉措则表示,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一医学传统(藏医药)已经准备好为我们对全人类健康和繁荣的认识做出重要贡献。(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佳豪 张晓琪)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