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近年来,无论你是在公众号,朋友圈,还是在抖音、微博、知乎等互联网平台,你都能刷到以“科普”为核心内容的图文或视频。做科普半岛BOB,似乎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科普不是那么好做的,互联网上流传的科普内容良莠不齐,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想做科普却无从下手。
很多人可能并没认真思考过类似问题。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发布,医学科普作为普及科学防病治病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不可或缺的手段半岛BOB,得到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学协会等积极推动和倡导,也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务人员非常乐意探索与实践的新领域,因此,亟需系统梳理医学科普的理论与创新实践中的规律。
本书由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等机构组织编写,由近50位科普领域专家共同完成,并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长周忠和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郭树彬教授等做序推荐。
全书共分6章节半岛BOB,涵盖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图书编辑出版、科普文艺创作、科普漫画与海报、新媒体运营与写作、视频直播等个人科普创作技巧,以及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等时怎样才精彩,如何主持或参加新闻发布会等。在宣传与科普管理方面,也有专文介绍其中的奥秘,针对社区科普、校园科普、企业楼宇科普等也有精彩论述。本书还对医学科普代表性人物,如杨秉辉、胡锦华、董健、孙兴怀、华克勤等科普成绩与心路历程做了故事性的展示。
这是一本难得的全面梳理科普发展、医学科普特点与不同形式医学科普实践的实操性图书,适合医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传统中医学等专业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医疗机构、大专院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机构等培训使用。
在2021年第八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的开幕式上,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一书举办了新书发布揭幕仪式。现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赵丹丹副书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教授、原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胡锦华教授、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江世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唐文娟书记共同揭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林红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石浩强副主任药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防治所肿瘤防治科吴春晓副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麻醉学部薄禄龙副主任医师等部分本书的编委来到活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
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对科学的执着,还要富有人文精神。科普也当如此,唯有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勿忘真、善、美,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能够让人感受到科学之美;科学对真理的渴求,起步于做人的诚实和诚信;科普还应当告知公众,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研究还需受到科学伦理的约束。如果科普不仅包含了科学的实用性,还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那么这样的科普教育才算得上成功。我很希望这本书披露的一些医学科普的成功之道能为更多的、各个门类的行业科普所借鉴。
怎样做科普?怎样做好科普?怎样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做科普的热情?这本围绕医学科普基础与训练的准“教科书”,是国内该领域创新之作。参与编写人员在科普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涵盖医学界、出版界、媒体界、医药护理预防领域、健康教育与促进领域、新闻宣传与管理领域等,集中展现了各位专家在医学科普相关领域的思考、实践和智慧半岛BOB,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医学健康科普来讲,医疗卫生机构是主阵地,医药卫生专业人员是主力军。由于受众不同,科普讲座的语言表达、内容侧重与学术讲座是不一样的,科普文章跟专业学术文章也有很大差别,新出现的多种媒体形式也需要不断学习实践。这本书兼具理论与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相信本书对于医学生、医药卫生工作者拓展知识与能力,成为优秀的医学科普传播者,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科普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医学科普更是如此。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随着医学科普春天的到来,上海的医学科普领军人士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这本新时代的探讨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的指导用书。本书内容兼具传承性与创造性,还对科普展示、医疗机构健康促进、针对不同人群和专业的科普实操等做了分析和分享,体现出医学科普的活力与生机。
上海市医学会凝聚全市最优秀的医学科技工作者,通过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架起彩虹桥、健康方向盘等科普品牌活动,矢志不渝“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不懈努力!《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的出版,将有助于医务工作者加入到医学科普队伍中来,也会为上海医疗服务品牌注入丰富的内涵。
医疗是百姓的刚需,医学科普具有天然的传播渠道优势。医学工作者要坚持做健康科普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半岛BOB,持续围绕医学科普大众化,立足医疗主业、兼顾科普主责,扎根基层社区、服务百姓群众,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医学科普家园,营造社区健康科普文化生态圈。阅读《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学做医学科普,呼应百姓需求。
健康科普内容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着力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播全民健康理念;要注重健康科普的方式方法创新,善于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更要做有情怀、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如何做?请在这本《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中寻找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