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红星资本局5月21日消息,根据年报,2022年金域医学(603882.SH)实现营收154.76亿元,同比增长29.58%,归母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24.02%。营收净利双增,不过,增长速度也降至近三年来最低。
作为头部ICL(独立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于2022年年报中披露,其拥有检验技术79类,2022年新开发项目超过600项,对外提供服务项目总数超过3600项。此外,公司现有48家医学实验室,近740家合作共建实验室,为超23000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覆盖全国90%人口所在区域。
2020年至2021年,在相关检测业务带动下,金域医学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56.45%、44.88%,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275.24%、47.03%。2022年,金域医学实现营收154.76亿元,同比增速下滑至29.58%,归母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速下滑至24.02%。
2023年一季度,金域医学实现营收21.18亿元,同比减少50.1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减少82.4%。公司称主要原因是受检验需求减少影响,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
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风险不容忽视。2022年度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56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65.8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65.08%。
金域医学的业绩起落同样映射在二级市场上。股价由2019年底的50元/股左右,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1月29日触及历史高点177.27元/股,随后开启下行通道,最新市价74.29元/股,较最高点跌去58.09%。
股价回落之下,金域医学股东还大手笔减持。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3月7,公司员工持股平台鑫镘域、圣铂域及锐致累计减持1196.41万股,套现9.14亿元。而新一轮减持还在路上。3月16日,金域医学公告,鑫镘域、圣铂域及锐致拟减持不超过572.82万股,占总股本的1.23%,按照市价,套现数额达4.26亿元。
金域医学前身是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系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的一家校办企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ICL之一。2017年9月登陆上交所主板。
金域医学实控人梁耀明1988年从广州医学院毕业,而后留校工作,曾任校产办主任。凭借高校基因,金域医学还打造了自己的“院士圈”。据中国证券报,上市当年,2017年12月,金域医学召开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金域学术汇报会,是当时国内医学检验机构邀请院士、专家人数最多、领域最广的一支顶级学术团队。
不过,拥有顶级学术团队的金域医学,也一度陷入舆论漩涡。2022年1月12日半岛BOB,河南许昌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经公安机关调查,郑州金域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郑州金域是金域医学的全资子公司。彼时,金域医学发布声明,否认网络上传言的“伪造数据”“瞒报数据”等情况。
ICL本质上是面向企业服务的行业,外包医疗机构的部分检验项目半岛BOB。医疗机构通常可以进行大部分医学检验,但仍有部分检验项目受限。此外,有些复杂检测项目需求少、设备及人力成本高,医疗机构将相关检测交由ICL负责。
ICL的检验项目大致分为常规检验和特殊检验,常检应用范围广,包括血液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主要是走量;特检则是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等项目,专业程度更高,利润空间更大。据金域医学透露,普检毛利率在35%左右,特检则高出10%到15%。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相较于医院的检验科室,大型ICL连锁在向上游采购检验仪器与试剂时由于规模优势享有更强的议价权,同时能够向下游提供更丰富的检验项目以满足个性化的高端需求。此外半岛BOB,规模效应使得大型ICL连锁具有更高的检验人员及检验仪器利用率,从而享有成本优势。
而为国内ICL们提供机遇的,是医保控费等政策。有业内观点认为,医保控费大趋势下,医疗机构检验项目价格下降,检验科盈利空间压缩,偏向于将该业务剥离给ICL。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16年至2020年,ICL机构可节省的检验花费依次为104亿元、137亿元半岛BOB、176亿元、221亿元、274亿元。
目前,ICL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据艾迪康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1年末半岛BOB,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是中国ICL行业前三,分别占据29.8%、18%、8.6%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56%。
随着相关检测业务萎缩,金域新的未来增长点在哪?2022年8月份的调研中,金域医学管理层曾表示,随着公司特检业务提高,高端项目比重进一步加大,未来利润主要来自特检,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财报显示,2021年,金域医学特检收入占比50.45%,2022年前三季度达到51.5%。但2022年年报中,公司未披露特检业务相关情况。红星资本局就特检业务等事项致函金域医学,未获回复。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