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Rentosertib的实践经验展现了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变革潜力,为更高效创新的研发手段提供了价值参考。
新药研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与时间。人工智能(AI)能够对海量化合物分子进行筛选,对药物机制进行模拟,辅助设计临床试验……这些曾被认为能够大大缩短研发时间、减少成本。然而迄今为止,全球尚无一款由AI主导研发的药物问世,数个宣称是“AI药物”的项目还停留在一期临床试验的阶段。
2025年6月3日,一款用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小分子药物Rentosertib(ISM001-055)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公布了IIa期临床试验数据,作者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及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的研究人员。这些数据初步验证了该药物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目前全世界进展最快的AI药物。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纤维化疾病,以肺功能进行性、不可逆性下降为特征PP电子,影响全球约500万人,中位生存期仅为3至4年,目前市面上的药物主要用于减缓疾病进展,但无法停止或者逆转疾病PP电子。
“这仍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存在显著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本次临床试验中国牵头研究者徐作军教授表示。
这次试验中的药物分子作用于由人工智能辅助发现的新型靶点TNIK。在IPF中,激活TNIK靶点可驱动肺部的病理性纤维化,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因此,通过抑制TNIK信号传导,理论上就能够阻止或逆转纤维化过程,这是该药物分子的设计思路。2023年2月,Rentosertib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2024年3月,该药物在早期由AI辅助而被发现的过程被刊登在了《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
本试验共包含中国22个中心的71例IPF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每日一次30mg、每日两次30mg或每日一次60mg,持续12周的用药观察。
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得到改善,显示出对IPF的疗效。在每日一次60mg的最高用药剂量组中,患者的FVC与基线毫升PP电子,而安慰剂组患者的FVC与基线毫升。
在副作用方面,各治疗组中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相似,大多数不良事件(AEs)为轻度或中度,严重不良事件(SAEs)发生率罕见,且所有不良事件在停药后均可恢复。
“这些结果不仅表明Rentosertib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还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周期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Rentosertib的实践经验展现了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变革潜力,为更高效创新的研发手段提供了价值参考。”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PP电子。
数据初步反映了该药物的治疗潜力与安全性,接下来还需要在更大规模、设计更严谨和指标更严格的试验中进行验证。“Rentosertib 具有为 IPF 患者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获益的潜力,这令人倍感振奋。然而,本研究中各患者组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我们期待这些发现在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中进一步获得验证。”徐作军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令人作呕”!马斯克为何怒批?才“分手”就翻脸,他被曝还倒欠特朗普1亿美元
樊振东远赴德国打球,俱乐部:我们并非豪门PP电子,但给樊振东的待遇绝非象征性的
事关考前心理辅导、志愿填报、初高衔接……2025成都中考公益直播来啦!
Ninkear 推全新 A15 Pro 笔记本:锐龙 5 7430U 处理器,120Hz 屏
台电更新 2025 款 T65 Max 13 英寸平板电脑,刷新率升级至 90Hz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