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药商唯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微调发展战略,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先优势,促使业务规模迈向更高台阶。
一年一度的法定披露高峰来到,各大药企多已发布最新业绩。在疫情仍无情肆虐及防控政策大调整的2022年,药品及医疗器械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且看看三大头部药商最新业绩表现如何?疫情后时代,我国医药商业将何去何从?
在我国医药市场中,最大的三家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当属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三家,其在制药工业、商业分销和药品零售所处的医药行业上中下游均有布局,且均处头部。
其中,国控和上药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员,前者在2022年居世界500强第24位,医药行业第一位;后者居世界500强企业第430位。
2022年三大药商巨头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均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在净利润方面,三家企业增长率均在两位百分数左右,华润医药的增幅达到18%,为三家企业中最高增速。
据商务部2022年发布的《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202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064亿元(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
国药控股由于其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短期内其业务市场地位尚不能被撼动,2022年其总业务收入超过5,500亿元人民币,较上药和华润之和还要多1,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从毛利水平来看,由于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制药工业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毛利率也相对较高,达到两位百分数的15%左右,进一步看,三者中由于华润医药工业收入占比相对最高,因此毛利率也最高,达到15.40%。
从净利润来看,净利润规模最大的当属体量最大的国药控股,达到143.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最高和增速最快的为华润医药,净利润率达2.62%,增速达到18%。
据商务部《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1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82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加快6.5个百分点,约占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的85.9%。前三企业合计约占直报企业营业收入的45%。
根据三大药商最新发布的业绩来看,2022年三家企业均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上海医药,接近8%。但从体量来看,国药控股当前分销业务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比华润医药和上海分销业务的总和还要略大一些。
基于三大药商的强大分销网络基础和多年的深耕,目前其业务均已渗透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半岛BOB,但是企业的分销网络覆盖(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国药控股最为强大,自2017年在西藏建立了省级分销网络后,就已经实现了在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的全覆盖,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目前分别为28个省市区和25个省市区。
在集采日益频繁、药品流通监管环境日益收紧、各大药企日子不太好过的大背景下,这三大头部药商因为采取了适合自己的策略保持了业务的正向增长。
一是积极顺应行业转型趋势,加强分销网络的服务能力,在持续提升业务网络的覆盖和渗透比例的同时,确保重点区域和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二是加速推进供应链模式创新和服务转型,拓展新的增长点。通过与生产厂商的深入合作,正逐步完善“医药患险”、“批零一体”的服务生态。针对创新和原研类产品,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推广方案半岛BOB,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创新药营销体系。
截至报告期末,国控已经与诺华中国、参天制药、辉瑞、勃林格等诸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诺华的4个抗肿瘤药在内的多个营销代理品种在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持续推动服务收入增长。
上药在积极保持现有商业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努力拓展网络覆盖,同时挖掘和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一是继续拓展空白市场网络覆盖。上药在各区域布点空白地市,通过并购方式加速国内分销网络覆盖,同时推动省平台股权整合,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上药通过合作新设公司、同比例增资、收购兼并等方式完成了重庆市、云南省等多个省份地级市的商业并购项目,拓展了甘肃等空白省份的空白区域布局。
二是通过创新转型来拓展服务链。上药与国内外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推进服务创新,通过提供现代物流、信息化服务、金融服务、全渠道整合营销服务等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与创新性服务解决方案,引领行业价值创新,逐步向“科技型健康服务企业”转型。其积极推动国内药品及健康产品的供应链升级,以科技信息化手段,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加快推进资源协同,以新机制持续开展新服务、新品种、新市场拓展。
一是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模式。华润医药落实区域化发展战略,创新业务模式,持续提升产品能力、营销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布局专业化医疗器械业务全产业链发展,加强一体化半岛BOB、标准化物流建设,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并以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优化,不断完善在线线下一体化商业模式。
二是拓展业务范围。与上药拓展业务区域不同,华润医药重点拓展国际化业务和医疗器械业务。华润医药一方面优化各口岸间资源协同和优势互补,激发口岸业务拓展的渠道和活力,大力拓展国际化业务,2022年,实现进口产品销售额约港币153亿元,新增14个进口产品;出口业务约港币9亿元;另一方面快速拓展器械分销业务,实现收益约港币354亿元,同比显著增长超过35%,其中IVD诊断试剂、骨科业务、介入业务收益均实现高速增长。
除国控高居我国零售业务榜首外,尽管华润和上药的零售业务规模与一些专业的大型药品零售企业如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等大药房的业务规模还有一定差距,但上药和华润医药的零售业务也稳居在我国药店百强之列。
根据商务部2022年发布的《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的“2021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排序”表,上药的华氏大药房居第7位,华润旗下零售的华润苏州礼安医药连锁居46位,此外华润旗下的医保全新大药房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除华润医药,上海医药零售药店业务覆盖的省份均在16个以上;国药控股在全国20余个省份均有分布,药店数量上国控比上药和华润二者之和多2-3倍,超过万家。
随着疫情产品在药店的销售额快速扩张,以及处方外流,和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颁布的零售药店“双通道”政策的逐步落地,医药分家,进一步促进了处方药、创新药由院内向院外的转移,三大药商的零售业务在2022年实现正增长。
一是加强零售业态的网络布局和区域覆盖,重点提升对全国业务空白地区以及面向医院业务的覆盖率。通过对零售行业发展态势和属地药房竞争格局等市场情况深入调研,国控精确筛选空白区域,健全网络布局并持续加强对店铺盈亏平衡、业务运营效率等监管指标的管治考核。
二是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加速获取“双通道”资质,凭借强大的品牌声誉和健全的内控体系,不断优化品类结构,加速“双通道”等统筹医保资质的获取。
上药云健康是由上海医药孵化并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开创了医药分业中国模式。2022年8月,上药云健康打造的国内现象级专业药房“益药∙综合旗舰体”正式亮相,首次将创新药专业药房旗舰店“益药∙药房”、普慢药互联网旗舰店“益药∙云药房”合二为一。上药云健康截至2022年底体系内拥有203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累计已与300多家新特药企业达成合作,2022年新增30余种创新药全国首单落地,成为国内特殊疾病患者获取海内外创新疗法的主要渠道之一。
持续优化经营品类,加强一体化半岛BOB、智能化运营体系建设,提升专业药房运营质量,并不断推动在线线下业务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数字化零售药房,持续打造规范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集采常态化已经是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确定性方向,药品行业已经开展到第八批;中成药行业的国家层面集采也已发布征求意见稿,在不久的将来落地也是大概率事件;医疗器械在地方也实施了多批集采。
通过前面对三大头部药商的分析,尤其是它们的分销业务2022年发展关键词均有“转型”或“创新转型”这一条,可见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唯有以“变”应“变”,方有未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药商唯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微调发展战略,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半岛BOB,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先优势,促使业务规模迈向更高台阶。
头部药商凭借规模效益、网络覆盖广的优势,以及在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管理,尤其是疫苗配送、仓储拆零拣选、运输调度、终端配送服务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未来的医药商业运行中会保持强者恒强的地位。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