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23日,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病区内,病床整齐排列,病区内危重症患者以高龄老人为主。床头的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时刻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
工作站内,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医生护士正忙碌着:记录病人信息、接听工作电话b体育、备药、整理器械;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b体育、调整呼吸机参数;帮助病人适应俯卧位呼吸、翻身、检查调整补液速度、记录患者体温……
14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脱掉被汗水湿透的防护服,和感染科、呼吸科等科室的主任一起,准时出现在了会议室里。
这里,每天下午都会举行线上会诊。定点医院内的医生和母体医院的专家就在院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逐一探讨,精准制定“一人一策”。
23日讨论的这位患者病情复杂,患有精神疾病,突发急性脊髓炎、横纹肌溶解、肝肾功能不全,后期又出现消化道出血,但新冠的临床症状较轻,CT显示有少许的肺部渗出。经过紧张的讨论,十余个科室的主任们共同制定了全新策略。
“从重症救治上看,本次奥密克戎病毒株诱发的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相较于之前的病毒株发生率低。但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后病情会加重,而这类病人的数量较多,基础性疾病有不同特点,带来治疗的复杂性。”皋源说,一方面新冠肺炎的治疗,正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进行;另一方面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复杂病症讨论,形成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仁济南院于4月3日收到改为定点医院的通知,4月7日中午正式收治病人,主要收治儿童、血透、孕产妇以及有合并症的成人新冠患者。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资源,我们对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始终本着病房设置足、人员配置足、把患者收治足的原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说,ICU是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主战场”,这里有50余张重症床位,抢救的老人中最大年龄为97岁;此外还有480余张儿科床位。“基础性疾病的诊疗还是按照专科化的设置,我们尽量恢复成定点医院以前的学科建制,让合适的医生去看合适的患者,发挥有限力量的最大潜能。”
14时半,王争刚刚吃完午饭。他告诉记者,目前临床资源十分紧缺。医院核定床位600张,目前建设目标是892张床位,也就是按照约150%的效率运营。“场地、人手充分发掘潜力,医护人员几乎不轮休,能够进一步腾挪的空间相当有限了。”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表示,本轮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老年患者的比例比较高,目前在市级定点医院患者中,70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三成;二是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比例比较高,超过60%,其中合并3种以上基础性疾病的占比四成。
上海坚持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b体育b体育、新冠救治与基础性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三个原则,汇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360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市支援的专家,组建了9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8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性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
皋源说,一旦疫情管控放松,病毒会广泛传播,大量重症出现,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在上海累计感染者已超45万,其中老年患者增多,高龄叠加基础性疾病、疫苗接种率低,令他们的生命健康受威胁较大。”皋源说,加快“动态清零”,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是最大的保护。
记者从4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上海重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本轮疫情以来,共有死亡病例87例。对此,上海将进一步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增配重症医疗团队,畅通转诊通道,早期干预高风险患者,减少重症患者比例。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加强基础性疾病的专科化管理,做好疑难病例的会诊与指导,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
记者从4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b体育,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共有死亡病例87例,平均年龄81.10岁,最大101岁。
当前,上海正全力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全市正处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在社会各界不懈努力、特别是上海广大市民支持配合下,攻坚行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一些积极变化正在显现。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