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动摇。在当前上海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对‘一老一小’的保护,对每一个生命,我们都不能放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总指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说。
“上海是一个常住人口2500万的超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而老年人多伴有多器官的慢性疾病,如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这些基础疾病会有一定概率转成重症。”近些天来,曾担任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的郑军华异常忙碌。他说,除了老人,还有免疫机制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一老一小”,是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最需要关注的对象。
在这所方舱医院天博,2000张床位前几天刚刚进行了升级改造。“我们按照医院标准,备上氧气、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除颤机,还有中央控制平台,监测患者心跳情况,有异常即预警报警。”郑军华说,除了救治设备,方舱医院内的医护力量也进行了充实调整,为一些新冠感染合并基础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连日来,记者还采访了跟郑军华一样,曾荣获全国优秀员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正在抗疫一线全力救治患者的数位上海医疗专家。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已连续在一线工作一个月。包括这家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在内,他已主持建设7家方舱医院。他还曾先后参与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家重大救援任务。
“上海现在方舱医院数量达到120个,床位数约27万张,还有50个中转平台,床位约6万张,加起来30多万张床位——上海感染人数正在慢慢降下来,基本满足新冠感染者的隔离观察需求,终于实现了‘床等人’。”陈尔真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必须对疫情快速实行围堵天博,把病毒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天博。方舱医院的建设,为实现“应转尽转”“应隔尽隔”提供了空间上的准备,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是国家疫情防控总方针,是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必须坚持的大前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钟鸣说,过去两年多,我国动态清零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换取了丰硕的防控成果。
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也是最早驰援武汉的上海专家,两年多来,钟鸣频频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辗转扬州天博、莆田、哈尔滨、郑州、吉林等地救治重症患者。“新冠病毒变异了,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小变弱,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不能‘躺平’,更不可能‘躺赢’。比如我们的定点医院,突然接几个,甚至10个、20个、100个感染新冠的重症病人,还有能力治疗。但如果一下子来了1万个,会不会冲垮既有的医疗资源?”钟鸣说,放到整个上海、整个中国,医疗系统有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会不会发生严重医疗挤兑?整个社会将会承受什么?我们一定要提高站位,从全局角度考虑,要特别关注脆弱人群,坚决为他们建立保护屏障。
查房、会诊、研讨重症患者救治方案……近一个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直工作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一线万例感染,到目前逐渐下降,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R0值)从9.5左右,降至现今的有效再生数(Rt值)1.0左右天博,反映了社会面病例数下降的趋势。”他说,要特别重视疫情给脆弱人群生命健康带来的挑战,“奥密克戎毒株不是‘大号流感’,它会‘咬人’”。张文宏表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与推进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正是国家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目前,上海汇集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360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兄弟省份支援的专家,共同组建了9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8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正在尽最大努力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