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感谢邀请。本人有做过一些相关的研究,并与一些该领域的先驱有过接触。这个问题实在很大,且非临床医学领域的人士可能难以理解,就连临床医学的很多前辈至少在开始也没有接受。但既然问到了,那就认真对待,从我的理解来尽量通俗地阐述一下。难免片面和不准确。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其概念和范畴自其最早被提及(1990),就不断在扩大半岛BOB、变迁和泛化,问题中所提的定义已经oooooooout of date了。这里也不准备定义,就从循证医学不是什么,来了解它是什么吧:
循证医学不是一门医学,不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并列,甚至不在一个维度;
循证医学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思想+若干理论体系+若干系统的科学方法;
循证医学甚至不是一门学科——先驱Gordon Guyatt反对将循证医学列为学科,中图分类法也从未给它一个位置;
循证医学最核心的方法学(Methodology)是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等的集合而非新事物,但又由此衍生出了新的方法;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临床医学实践(Clinical practice)从经验走向理性;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要告诉临床研究者和实践者怎么如何做才更科学。
接着,我们再来看提问者提到的定义“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这里有必要解释的是,什么是EBM范畴中的临床证据(clinical evidence)?
一位医生要为患者下高血压的诊断,那凭什么这么诊断呢?证据就是:多次测定收缩压大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90mmHg。
一位患者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换入了一个金属瓣膜。一群医生争论要不要使用华法林抗凝。支持者认为,必须用华法林,因为金属瓣膜是异物,长期和血液接触会产生血栓,患者有极高的脑卒中的风险。反对者认为,使用华法林会阻断机体凝血途径,患者有极高的出血风险,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医生们争论不休,有人提议用“证据”说话:
患者某亲属A:我觉得可以用华法林——我另一个亲戚也是换了瓣,一直用了10年都没出事。
医生B:反对使用华法林,因为从理论和尝试来讲,患者一点点出血就会止不住,况且阿司匹林也能有一定作用,虽然弱,为什么不用阿司匹林这种更安全的药?
医生C:反对使用华法林,我接诊的大部分使用华发林的患者都出现了凝血障碍,部分因出血而死亡。
医生D:支持使用华法林。我做了动物实验,证明一定计量范围内的华法林是安全的,且能避免血栓形成。
医生E:支持使用华法林。我分析了几个医院近十几年的病历资料,术后10年内死亡的患者只有20%使用了华法林,相反术后10年内幸存的患者60%都使用了华法林。
医生F:支持使用华法林。我主持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知情同意),将180名做了换瓣手术、符合一定标准(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了三组(随机分组),A组用华法林,B组用阿司匹林,C组用安慰剂(设立对照组),三种药看起来一模一样,给药的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吃的到底是什么药(盲法),随后我观察了他们5年,我比较了三组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得出结论:在安全范围内使用华法林利大于弊。
“循证医学”概念的诞生,顾名思义,就是这么来的,前辈们首先将“临床证据”进行了辨析和归纳。首先,理论推导(上面医生B的表述)绝不是证据,而是典型的没有证据。其余医生的说法,都是证据——人体外实验、专家意见、个案报道、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等,皆是“临床证据”。但是他们的论证强度一定是有差异的!所以,早期的循证先驱,就制定定了证据金字塔,对临床证据按照研究设计类型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RCT就被定为了临床研究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
但是,证据分级的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可能进行RCT,也不是所有RCT都有如此高的质量,有些质量控制差的所谓RCT,还不及比它等级低的队列研究靠谱。于是,这种分级方法又进行了许多的调整,逐步过渡到了量化的的时代,比如通过评价研究的具体细节,对证据进行升降级等,至今这个体系仍在改进之中。
这时候,先驱们又找到了一种原本用于天文学的数学方法——meta分析(某些文献称之为荟萃分析)。他们把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华法林vs阿司匹林@心脏人工瓣膜置换)的所有研究找出来,筛选出可用的,评价它们的质量半岛BOB,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进行数学上的合成,得出一个统一的值,当这个合并后的统计量符合一定要求时,就为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唯一答案。
这种研究是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但如果对当前所有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严格评价这些研究、严格筛选了这些研究,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综合评述(不管有没有进行meta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都叫做系统评价。高质量的系统评价的结论比单个RCT还要可靠。
这些方法,便是循证医学的核心方法,但也并非全部。它们也在不断的被发展和完善。
先驱们又出发了。这次他们要把晦涩、零散的证据全部统筹起来,让他们被忙碌的临床医生(甚至以及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拾到、理解、善加利用。
他们发明了各种方法,指导制定临床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指导编写循证教科书,开发辅助决策系统。。。
他们发明了系统的方法,让一个医学话题下面集结方方面面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都是基于最新最好的证据,这些证据都基于最科学的方法,而这些结论又用最直观和平实的形式回答出来。
讲完了,提问者应该也大致能够理解了,在此再答您的问题:“循证医学和其他医学的差别在哪里?除了循证医学之外,难道还有不考虑临床证据、不结合医生自身经验、不考虑患者实际状况与意愿的医学吗?”
循证医学出现以前,医学实践者对证据的利用是不充分、不系统、不科学的,证据的产生也是不严谨的。在定义中强调要结合证据、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是要告诉医生:
我们虽然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并非要将“最佳证据”奉为不可违抗的教条,而只是一种用于决策的可靠依据,医生的经验同样不能低估,患者的意愿同样是最重要的考虑。再回到华法林的例子来,实际上,最佳的证据证明,安全范围使用华法林,少数患者仍会出现脑卒中,少数患者也会出现出血的危险,各有比例,但精确到某一个患者,发生率的意义只代表可能性,对于个体而言,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发生就是没有发生,但是
,要不要用,要不要冒这个风险,医生用最佳证据+个人经验提供参考,患者需要自己拿主意。
前面对Luxenius 的答案作了评价,他说的已经比较全,一些问题不必再作重复。我就从自己对这个译法的评价来作点补充,主要是针对最后一部分问题的。就是:
除了循证医学之外,难道还有不考虑临床证据、不结合医生、不考虑患者实际状况与意愿的医学吗?
这个问题是老一辈医生对自认循证医生的最常见的诘问:难道我们就行医就没有证据了?我们就不循证了?
Evidence Based Medicine,重点在Evidence。解决的是什么是Evidence的问题,说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作为临床的依据,这些依据如何确定孰高孰低?老式的,医生自身经验和对病理状况的理论推演,是Evidence的一部分,但是只是比较弱的部分。Evidence中更强的,应用临床科学研究手段系统总结出来的东西,更能代表疾病和治疗客观规律,因此对患者和社会更加有利。
由于这些手段必然涉及疾病的总体,EBM对社会的整体医疗服务更有帮助,福利社会国家应用她进行医疗统筹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但也恰恰是这样,她的结论往往与单个患者的情况以及意愿有所出入,容易造成误解。
这个词译成“循证医学”,重心自然转到了“循”这个动词上了。如果与旧式医学一并列,就变成“我循你不循”的价值判断,更加引起争议。
不过,现在把这个译文改成“证据医学”显然已经来不及。循证医者只能通过不断强调“循证”的重点在于生产和判断“证据”来说明自身价值了。
的回答,尤其“这就是循证医学,它是现代医学成熟稳健睿智理性的心。”这句。我是临床医生,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循证医学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对真实、信得过的证据。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对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做出决策时,要明确、果断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证据大抵来自这几个方面:
I级: 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RCT后作出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II级: 单个大样本的RCT结果III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IV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V级: 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
从1级到5级的论证强度逐级降低。循证医学中倡导以满意的终点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常常是疾病的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预后及卫生经济学等指标。而且经常选用前1-2级的证据,这些RCT试验往往都是历经几年、甚至十几年及更多时间对病人的观察,而且经常是多中心、上千或者几万例病人的观察。常常是前瞻、双或3盲、对照的设计试验,而且其最初设计一定要合理。这样,就能够给出较有利的证据。。。。其实。。上面的4级、5级证据基本上认为是可靠性很差的,只有在目前没有依据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才选用。
目前,各项诊治指南的制定也多会列出证据的分级,如果在1-2级的证据经常是被采纳的。如果有1-2级的证据也有4-5的证据,且观点相反的线是不能被使用的。如果没有好的也就是1-2级证据,只有4-5级证据,就可能是模糊的推荐,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纳。。。。欢迎批评
从前医生们是怎么做决策的呢?根据个人行医经验?根据掌握的有限知识进行推理?根据偶然看到的一篇研究报告?可能在小范围内有用,但扩大实践或观察范围时经常被打脸。
而临床许多文献的发表,并不意味着对这种治疗效果的肯定。在临床报道中,参差不齐的水平提示我们一定要评价手中的文献。首先要确定,这种观点可信度。
我们之所以要引入循证医学,推动医学循证化的发展,就是要在两方面得到肯定:一、明确当前的各项治疗措施是否确实有利于某项疾病的治疗;二、建立和运用循证的思维,更科学合理的使用证据治疗我们的病人。
循证医学的第一个原则,即是认识到并非所有证据都生而平等,所以我们才要找更充分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决策。
第二个原则,要追求真理,就应该总览所有证据,而不是因某种目的筛选过的证据。
第三个原则,则提醒医生们注意,证据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个体案例,要放到具体情况中考虑,比如患者的价值观和个人喜好。
根据证据等级金字塔可以看到,RCT是无可匹敌的最高级证据,因为理论上它可以尽量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观察到某个变量的“最纯萃”的效应。相关阅读:临床药物RCT文章怎么写?
首先,RCT跟RCT也是不一样的。到底能不能控制混杂因素,还看研究者怎么操作;
退一步讲,就算研究者能控制的部分已经控制得很完美了,但还有些问题是由于伦理等原因不能用RCT来研究的呢。于是新的证据评级方案应运而生。
2004年发表在BMJ上的GRADE就是更为成熟的分级系统,它周全地考虑到了构成证据可信度的多个方面,包括设计类型,偏倚风险,精确度,一致性,适应性,效应量,剂量梯度等等。虽然观察性研究在设计上的“先天条件”使其证据等级低于随机试验,但做好了加分项,仍可往上升1~2级,反之亦然。
此外,影响证据等级的除了研究操作过程,还有书写、汇报的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过去也发展出了各种研究类型的规范化流程,比如RCT中的CONSORT声明是我们最熟悉的。这些规范都可以EQUATOR网站上下载,此处不再展开。
在认识到并非所有证据都生而平等之后,我们就要搜罗所有我们所能找到的证据,进行总体及逐一评价,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纳入排除,选择优质证据,综观它们所指向的结论,这就是系统综述。若最终纳入的研究数据可以融合,则进行Meta分析,这就是定量系统综述。相关阅读:
所以评价一篇系统综述是干货还是灌水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是否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除了在各大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正式发表的文献,还有各种灰色文献半岛BOB,如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等等,详见AMSTAR量表(amstar.ca/Amstar_Checklist.php)。
系统综述也曾经乱入那个金字塔证据分级模型中,成为比RCT更高级的证据。但这却是混肴概念,因为RCT是一种研究设计类型,而系统综述是收集并综合评价证据的方法,两者不在一个层面,系统综述也可以用来评价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甚至病例报告等。
既然它是针对某一问题的当前所有证据的汇总,那么一个直接的作用就是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
另一个作用就是指导临床指南的制定,这对医生的临床决策有很大的影响,也是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桥梁。
但由于近年来个体化医疗越来越被重视,标准化的指南就面临着质疑。这一套标准方案是否适用于每个患者?是否应该被机械的执行?这就有了第三个原则。
循证医学之所以诞生的理念,就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决策方案。所以脱离决策而细究证据,就有点本末倒置。你我都知道,临床环境是复杂的,在有了医学证据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许多因素。
GRADE系统除了讨论证据等级外,还有它对决策的影响。其实它的名字就透露了这点——GRADE代表: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相比传统的证据分级,它最明显的进步就是考虑到从证据评价到决策和推荐(即临床转化)的过程,更看重实践价值。
除了证据质量的必要条件外,还有由该决策所获的益处或负担、损害的程度(即决策的效率),患者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喜好,这些都是做决策的核心参数;其他参数则有资源(成本)、可行性、可接受性、公平性等。
西方国家似乎更强调患者的自主权,让患者参与到决策中来。我们国家也有一点倾向,但不敢放手。实际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医疗体系中都要慬慎,对于那些恨不得立马撕毁所有指南的言论都无法苟同。在决策过程中,医学证据和个人价值取向的比重如何分配权衡?法律上怎样处理?这些问题还需要严谨讨论与研究,尤其是后者,更需要医疗政策制定者积极参与。
但这些讨论终究使我们醒悟,证据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临床决策,只有把证据放在具体的案例环境中才有意义。
循证医学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很早,1991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G H Guyatt教授正式定义这个名词,到现在已过去了快30年,循证医学已遍地开花,但又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还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是我的循证医学专栏Follow the evidence的第二篇文章,我想给大家讲讲医学证据的等级和分类,教会大家怎么简单的判断一篇论文到底是答辩还是精华。
首先要声明的是这是一个极简化的辨别方式,仅使用研究的类型来判断,真正的判断依然需要全面的阅读论文,判断实验设计,数据采集,讨论甚至研究资金来源的质量,并不绝对有用。
这个就是循证医学101课程最核心的一张图,列举了循证医学最常见的几种研究类型,通过理解研究的类型,你可以比较清楚的理解这个研究的结论有多少质量。
Meta分析,也叫荟萃分析,是最高医学证据的扛鼎类型,荟萃分析会汇总和分析相关问题所有高质量独立研究的结果,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也就是它会同时统计支持和反对论点的研究,大大增加样本量,而且把研究定量合并,从而提高中立性,减小了偶然误差的影响,得出一个十分可信的结果。
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十分接近,系统综述集合了相关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进一步进行筛选所有高质量研究,尝试得出一个结论,主要的区别在与系统综述不会进行定量合并,也就是数量化每个研究的结论。
举例说明,对于吸烟是否造成肺癌的医学问题,两者都会提取所有相关研究,不管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进一步根据统计学和质量筛选研究,分析结论,把样本和结论聚合在一块,得出一个强有力的吸烟会造成肺癌的结论。
口罩事件时很多没受过医学教育但是特别喜欢吹牛的人学到的最大的词就是“双盲”,在讨论这类话题的评论区有大量“你做双盲了吗”刷屏,看的我辣眼睛。他们口中的“双盲”其实就是指双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用于评估新的医疗治疗方法、药物等,确定干预是否有效,我们现在吃的所有药都曾今经历过随机对照试验的试炼。
: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中,一组接受新干预(实验组),另一组接受标准治疗或安慰剂(对照组)。这种随机分组有助于消除选择性偏见,确保每个组在开始时具有相似的特征。
:对照组是一组接受标准治疗或安慰剂的参与者,用于与实验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确定新干预的效果是否显著。
:在一些情况下,试验可以采用双盲设计,即研究参与者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哪个组接受了新干预,哪个组接受了对照治疗。这有助于消除主观偏见。
:随机分组确保了每个参与者有相等的机会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从而降低了偏见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RCT不一定要具备以上所有的特质,也就是他们可以选择不做双盲,可以选择不做随机,只是相应的,研究的质量也会下降。所以RCT也可能是答辩,只有细读实验设计,你才能读出其中的玄机,某花某瘟就是这种RCT的经典例子。
队列研究的名称很让人迷惑,和队列没啥关系,其实很简单,是用于研究特定暴露因素与未来发生的疾病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研究烟民中多少人最后发展成为肺癌,就是一个经典的队列研究。很多化妆品,保健品的研究,也限于这一类研究,同样是某花某瘟灌水圣地。
病例对照研究其实也特别简单,就是队列研究反过来的一种研究,用于调查特定疾病与潜在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
举个和上文反过来的例子,研究肺癌病人中有些什么暴露因素是可能起因,最后就会发现很大一部分都是烟民
主要用于详细描述单一患者或特殊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结果,如果病例多几个,就可以叫病例系列报道(Case Series),旨在分享个别患者的罕见或特殊情况,以便医疗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从中学习和汲取经验教训。
例如口罩事件发生前期,发表的文章都还是Case report和Series,因为那个时候病没有特别多的信息,大家也都没见过,于是通过case report分享经验和教训。
其他医学证据包括专家的一家之言,如今在循证医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吃香了。我绝对更信任一个能够熟读业界关键研究做临床决定的小医生远胜于一个信口开河的专家。
还有动物实验/体外试验/细胞试验这种没有人体试验基础的试验,虽然有一定意义(毕竟所有基础医学研究大多都要从体外和动物实验开始),但是远远不到可以有临床意义的层次,更适合基础科学讨论,不适合本文讨论。
某大牌药厂推出了一款药,说非常牛逼,甩给你一篇论文,在知乎发文说国际权威期刊牛逼认证
我已经给你高亮出来了,这个是一个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中等质量。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知乎评论里面说了——“这篇文章是个Cohort study,没有双盲RCT你说个JB”
循证医学思考问题的源头,是源于对现有医学知识的怀疑。哲学起源于惊讶,知识起源于怀疑。
人类的经验是有限的,人类对经验世界的归纳从来就不是保真的,所以要变着法子设法证明知识的正确性。而经不起质疑的所谓知识,很可能就成了假说或者谬论。
因为世界上有许多奇怪的事情,有许多出人意料的现象,不能想当然,所以实验精神很重要。
因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科学是有区别的,所以基础医学的研究不能直接搬到人身上。
因为医学问题的复杂性,所以人们要变着法子竭尽全力确保医学知识的正确性可靠性。
因为医学知识是普遍适用的,是每个医生都要学习的,所以才要追求普遍可行长期靠谱的知识。
因为医学问题事关生命,事关人权,事关每个人的基本利益,事关人与人的平等,所以我们希望能给每个人用上最好的治疗,而不是敷衍了事。
因为医疗要花钱,所以我们不但要治好病,还要给患者省钱,还要预防人们生病。
正因为人们对医学怀有非常非常高的期望,医学的真实能力又很有限,所以我们才要不断优化方法去推动医学的进步。
这是循证医学的出发点,至于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实验、meta分析,都是目前的人们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试图尽量找出的最好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当然,能力依然有限。
正因为中国人从古代起就缺乏知识论的传统,缺乏对知识合法性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怀疑意识,所以对知识靠不靠谱的问题普遍不太敏感,所以很难理解循证医学是干什么的。虽然也可以模仿着外国人做临床实验,很多人却理解不了为啥要做这类研究。因为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相信的东西其实有可能不靠谱。
你觉得一个东西靠谱,应该拿出证据。变着法子拿出最好的证据去给你的观点找出一个靠谱的合法的论证,而不是逮住啥有利的结论都拿来给自己宣传,见到不利的说法都充耳不闻。
行医如行船,知识和信念的偏差会使我们葬身大海。只有我们有了可靠的证据和思维工具,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循证医学不同于以往的医学实践,它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并进行严格的评价(criticalappraisa 1)和分级,以此为基础制订出具体的临床实践指南,并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意愿解决具体临床问题。
但这绝非认为以前没有遵循证据,事实上循证医学的思想自古以来已逐渐形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按照以往的医学实践模式,临床医师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 验、参阅有关原始文献依据病理生理原理以及阅读教科书、 请教专家获得知识,然后作出治疗决策。但文献资料可能 带有不同程度的偏倚,如果没有文献评价的过程,应用质 量不高的研究获得的结论,就会导致临床医师作岀错误 决策。这就是传统的经验医学解决临床问题的缺陷。
循 证医学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广泛全面检索文献,特别是有 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结论包括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以及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指南,经过严格的评价,对 结论的真实性、精确性和实用性有了客观的了解,然后结 合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意见作出治疗决策,循证治 疗还要求分析和总结该患者治疗后的经验,这就是循证 治疗的全过程。
中医也循证,只是属于较为低级的循证。好多人举着“科学”的大旗黑中医,真的没必要,纯属闲得蛋疼,且不说中医是否可行有效,中医的理论,中医的文献,你能看懂几分?想喷的话,建议先学个十年。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在研究对象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对各组的影响相同。
其基本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按照特定的病种和疗法,全面 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 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 标准的文献,进行定量合成即Meta分析,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同时,随着新的临床随机对照 研究的出现及时进行更新,随时提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作 为重要的决策依据,以改进临床医疗实践和指导临床研究 的方向,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人类健康服务。
Meta分析是指采用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把多个小样本的RCT研究合并起来,回答单个研究尚不能回答的问题,在缺乏大样本RCT时,Meta分析是回答某些特殊问题的最好来源。
Meta分析与大样本RCT是疗效评价 的金标准。当然,Meta分析并不仅仅局限于RCT,其他研 究如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也可以进行Meta分析,但 证据的级别和结论的解释要慎重对待。
“循证医学”近些年成了一个网络热词,然而仔细研读你会发现,相当一部分涉及这个名词的网文,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名词。
撰文 王晨光(生物学博士、前协和医学院教授)、李长青(医学博士、旅美执业医师)
在中文网络上,“循证医学”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不光做医学科普的经常提及,许多科学爱好者也常将“循证”挂在嘴边,以彰显自己具有医学素养。很多人认为坚持“循证”就能减少上当受骗,改善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这种想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半岛BOB,但现实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要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不容易;第二,基于第一点,绝大多数公众并不具备自己去实践“循证”的能力。
如果我们理解了循证医学的深层次含义,还可以得出结论:普通公众大可不必了解循证医学这个概念。实际上半岛BOB,即便是普通职业医生,从实践角度看也很少有机会用到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核心字眼是“证”,证即证据,因此循证医学的字面理解便是基于证据的医学,但其内核远没有字面概念这么简单。循证医学作为一个概念被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对临床医学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对患者诊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尽管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但并不是说概念提出之前临床医学的发展就没有基于证据。医学早于现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支撑的医学并非不讲证据。即使古代朴素的医学,在掺杂着巫术的诊疗中,也有证据的影子,如放血疗法。循证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并非用来确认证据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而是更加关注证据的来源及判断证据的质量。
就像医学的每一点进展都是为了解决确定的、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一样,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也是出于同样的需求,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解决临床诊疗的不确定性。这点充分体现在主流医疗机构对循证医学的定义上,那就是用科学方法来组织和审核当前数据、建立明确的标准,改进和服务医疗保健决策。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上述解读可能依然难以让他们理解这一概念,我们不妨以渐已结束的新冠疫情为例,看看循证医学是如何随着疫情发展在新冠治疗上得以应用的。
疫情开始不久,研究人员迅速确定了病毒类型、感染后病程发展以及高危人群的特点。当清楚认识到老年人和一些类型的基础疾病患者重症和死亡风险远高于其他群体后,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便集中于如何降低这个群体的重症转化和死亡风险。
于是全球的许多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疫苗和药物研发上。大家可能还有记忆,当时氯喹、青蒿素和一些抗病毒药物首先被纳入筛选的范围,因为这些上市药物可直接用于患者的临床试验,而无须再从头进行耗时的临床前研究。几年疫情下来,研究领域积累了几十万篇关于新冠的论文,其中与药物相关的就有几万篇之多,单单研究氯喹对新冠的作用的论文就有近3000篇。这些文章的结果异常混乱,大致分为氯喹对治疗新冠感染有效和无效两大结论,也因此导致了有些国家和地区把氯喹列入新冠治疗药物。
面对浩如烟海的氯喹治疗新冠感染的证据,如何抉择?这就涉及到循证医学应用的第二个重要环节:证据择优。这点容易理解,但真正要实现它,却是整个循证医学实践应用中最难、也最关键的一环。
如何才能保证把最优的证据(数据)挑出来,摈弃那些质量低劣的证据?简言之,那就是批判性地审视证据,对证据做科学的评估。一旦证据确定,接下来就是确立标准(如临床指南),以及后期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再评价。
循着上述流程,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主流医疗和保健机构得出氯喹对治疗新冠感染无效的结论。也正是循着同样的流程,辉瑞的Paxlovid药物脱颖而出,有效降低了感染者的重症转化,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要进一步理解循证医学,我们有必要回顾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证据(或数据)医学期、概念诞生期和应用期。
萌芽期大约是在上世纪中期(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阿奇·考科蓝(Archie Cochrane)。医学界对考科蓝博士不陌生,考科蓝合作组织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非政府组织,成员由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七千多名志愿者组成。该组织的宗旨为用系统化的方式组织医学研究资讯,依照实证医学原则为医护专业人员、患者、医疗政策制订者等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以便于在医疗上作选择。由此可见考科蓝博士在循证医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贡献,他因此被公认为是循证医学的奠基人。
1972年,考科蓝博士出版了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Random Reflections on Health Services一书,这本书系统阐述了临床试验中随机对照设计的重要性。从此,随机对照设计成为了临床医学研究的灵魂,其影响也扩展到了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领域。
随着随机对照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相关学科如医学统计等分析手段也得到发展。循证医学转入第二个时期:证据(或数据)医学。上世纪80年代起,医学结合其它学科,创建了医学研究的系统性分析手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和整合不同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累积,循证医学概念逐渐形成,并于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泛认可,这个时期为概念诞生期。大卫·萨克特(David Sackett)和戈登·盖亚特(Gordon Guyatt)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二人是师徒关系。萨克特是加拿大循证医学中心的创始人,在制定循证医学指南和框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循证医学的发展,也有人称他为“循证医学之父”。他的学生盖亚特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院工作期间,积极倡导循证医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床指南”的概念,并在该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他还出版了《循证医学用户指南》等书籍,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应用最新研究数据。
进入本世纪以来,循证医学原则逐渐渗透到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概念的临床应用转化。医疗管理机构定期组织领域专家,针对某个医疗问题开展指南制订工作。医护等医疗专业人员也更广泛地使用这些临床指南,以基于最佳证据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服务。
再好的医疗方案最终也是要用到患者身上。基于伦理原则,医生需要和患者充分交流诊疗信息,但治疗方案不能凌驾于患者的个人选择,即使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种治疗方案。例如,某个新上市肿瘤药物可延长晚期患者的预期寿命,但也有潜在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这时患者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使用这个药物能否延长寿命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副作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等因素。医生在向患者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方案后,选择权在患者一方。
综上可见,循证医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界对最佳临床实践的不断追求密切相关。其核心理念是在医疗决策中优先考虑科学证据,以提供更有效、安全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这一方法在改善医疗保健质量和患者结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些言必称循证的科学爱好者甚至是科普作者、医生,实际上并不真的理解何为循证医学(这从他们的言论很容易看出。笔者曾经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交流过,证实了这种判断),最常见的有两种误解。
第一种是把“循证医学”当成了“现代医学”的另一种称谓。循证医学实际上是现代医学(医学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现代医学是依从关系,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种误解是把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当成了循证医学。实际上盲试的结果只是循证医学所用以评估的证据(数据)的一种。
循证医学在网络成为时髦,原因之一是许多人担心国内的医务人员甚至医疗机构不了解、不讲循证医学,所以需要自己多学习一些知识保护自己。
同样的心理不仅体现在民众对医疗的认识上,也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把各种奶制品比拟为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和治疗手段,每个人都希望买到质量和安全都有保障的奶制品,但如何了解我们购买的奶制品确实具有它应有的质量?如何保障它们不含三聚氰胺?奶制品中那些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是否达标?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只需要看、也只能看超市中牛奶包装上标注的成分。哪怕有的奶制品含有三聚氰胺(当然不会标注),阅读标签信息仍然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成分的唯一渠道。尽管这些成分通过检测是可以被发现的,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无法做到对生活用品的质量检测。
市场上奶制品的质量涉及到生产、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所有环节都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对市场上的奶制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定。此外,包装奶制品上市前还需要提交产品成分检验等数据,进行产品注册和获取上市许可。最终,产品信息体现在标签上,包括成分、生产及过期日期等。
一款质量合格的奶制品,是上述多个部门和机构联合运作的结果——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能做的事非常少。
同理,循证医学的普及需要整个社会的协调,而不可能依靠普通人的业余学习。在一个尊重医学科学的社会,普通人没有必要考虑自己接受的诊疗是不是遵从了循证程序,就像购买奶制品时不需要拿到产品的所有检测报告。更不用言必称循证,甚至连医生也不用时常把循证挂在嘴边,当作勋章一样向人展示。
反过来,如果整个医疗体制对于循证医学的精神(实际上也就是科学精神)不够尊重,那么整个社会的循证医学实践也实行不下去。即便是一个有循证医学意识的病人或病人家属,如果遭遇复杂的、需要医疗干预的疾病,比如癌症,那也只能配合医生和医疗机构。对一些不符合指南的诊疗手段,很多时候也只能忍着——况且大多数人也没有能力去甄别哪些措施不符合医疗指南。
在这样的体制下,就算有一整个医院的风气都遵从循证医学也没用,因为医保机构和制定医保政策的专家们、甚至是制定医疗指南的专家们,都未必遵从循证医学。在这种情况下,你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及其它一切医疗措施,都很难遵从循证医学。
医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但还有更多未知领域。“循证医学”概念中,“循”体现的是动态过程,是对医学进展的实时追踪。从这点上看,循证医学并不是普通民众的事,甚至不是医护人员的事。循证医学包含了复杂的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缺少相关教育和训练的公众死抠医学指南和文献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可能因为曲解带来伤害。作为普通人,我们真正应注重的是科学精神,或者说是循证精神,而非循证实践。
如此大的题目,整理思路都得费上好大一阵子,看到前面大神的回答,膜拜不已,根本无需补充。
所以谈点自己感受吧。其实询证是非常科学的方法,讲究客观证据,但客观证据也有条件限制,如样本聊够不够大,时间够不够长等。就拿PCI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的时间来讲,从最初的终身,到后来的2年,到现在的1年,甚至有人提出半年与1年亦无显著差异,其实每次定论都有充分依据,都是询证来的,但结论却不同。询证看上去再怎么科学,它的每个环节却都是由人操作的,总有差异。
而病人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疾病,人们了解的越多,也会发现未知的更多。询证是科学的,但只是帮助医生制定诊疗计划的一种辅助手段,但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结合了科学的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甚至病人的治疗效果,一点一点推定出来的治疗方案。我觉得,这也是临床医学的迷人之处。
我想这个问题问的实在……,举个例子,就像问什么是哲学或什么是美学,问的简单至极,答得困难至极。答完了还不知道提问者到底想知道什么,提问者想通过这个回答获取什么,问的是哪个角度,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读者有没有得到阅读的价值?
循证医学实际是用一种外行看起来比较笨拙的办法,花大价钱解决实际问题的医学理念。它有用,可靠的概率大一些,获取证据的过程长一些,结果是一大部分人会获益,一小部分人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贡献。
以完全利己者的观点看循证医学,这东西真好,但最好我不是那个做出贡献的。以婆妈伦理的调调来看,这东西纯粹了就有伦理问题,医生想看结果,患者想享受结果,但不知道自己已经卷进去了,谁知道你在哪个组里……?
很多人刚接触Meta分析或对meta分析没有正确认识时,常常把Meta分析、系统评价、循证医学这几个概念混为一谈。更有甚者,因为阅读了几篇低质量的meta分析文献,就开始批判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意愿,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
系统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是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用以提供最新知识和最佳决策依据,改进临床实践的科研过程。
(1) 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 (2) 质量评价;(3) 定量合成;(4) 得出遵循研究证据的结论;(5) 撰写报告。
狭义上的Meta分析指的是一种单纯的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一种统计手段。
循证医学的重点在于“证据”,如何获得最全面、准确的“证据”,则需要借助“系统综述”。但是,我们都提倡用数字说话,而meta分析是汇总研究结果进行二次分析,得到合并结果,以新的“数字”说明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
meta分析、系统综述都是为了“循证”服务,前者提供定量的数据,后者更侧重于定性的论证。
这个问题有点儿大,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一门选修课就叫循证医学,用简单的几句话通俗的说清楚确实有点难度。
给循证医学下个定义,我觉得有点空洞,那是名词解释考试题目,在这里用不大合适。循证医学关键字眼是“证”,就是强调证据,就是利用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来处理病人,从而使病人的获益最大化,这就是循证医学的理想状态。那么怎么获得这个证据呢?或者说怎么能说明你的这个证据就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呢?循证医学用的是科学方法,以数学和逻辑作为基本手段,具体的说就是在题目说明里的那三条,一般review习惯翻译成综述,就是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这也算是循证医学的支柱吧。
科学方法强调实验,并且要求实验的可重复性,临床试验的理想就是随机对照试验,是严格定义你的研究对象,设定一系列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临床进行评价。但是因为临床的特殊性,比方说伦理学限制,做到随机对照是很困难的(比方说要把被试的患者随机分到处理组和非处理组,如果你是为了重复某项实验的话,那么就可能面临伦理上的困境,因为可能会有病人因为你的不处理而得到不良结局,那么你只能根据患者意愿而不能自行随机)。所以临床试验设计里除了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了其他很多方法,比方回顾行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等,当然这些研究的证据分量就要比随机对照试验要低了。
每个人都可以就某项临床课题做出自己的实验,但是每个实验样本量都不可能很大,能有几千样本量已经很多了,而且也不能做到你选择的被试就可以代表样本总体了。比方说同样是胃癌,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的发病率就各不相同,同时黄种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发病率也不相同,这可能和人种或者生活习惯等等各方面有关,干扰因素很多。这时候,我们就希望能有一种办法,把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他们做的各个实验结果汇总起来,每个实验样本有100个,我汇总10个实验,样本就由1000个,而且最好各个人种都有,那么说服力就更强了,这就是荟萃分析。
同样是每个人都可以对某种临床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甲认为这种做法是好的,乙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证据。每项研究的都有它的优点和弱点,你把和这种临床问题相关的所有实验都汇总起来,分析他们的结论,然后根据他们实验的优弱点,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那么这就是一份系统文献综述。
循证医学特别强调证据,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说服人的证据,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合理的试验设计和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因为循证医学用合理的逻辑学方法来说服别人,所以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循证医学也有缺陷,就是因为它对证据的强调,而无法在个体化治疗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发生还是没有发生,没有一个百分比的意义,你可以从性别、年龄、种族、甚至基因等等各种因素去分析这个个体,然后判断出他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算可能性是99.99%,这个个体也会为那0.01%而纠结。而你不敢说100%,因为你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也最后又回到了医学的局限性上来了。人不是机器,用研究石头、土壤和水的方法来研究人,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法。我不相信这是“科学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终有一天如何如何”,我相信这是科学本身的局限。想要把人研究透?先完成个更简单的事儿吧:把一枚硬币抛起来,你明确的告诉我,它落地是哪面朝上?
谢邀!!各位大牛都回答的差不多了……概括起来讲就是循证医学就是跟着证据走的医学,所谓的临床证据,实际上就是基于各种各样统计方法所得出的利弊抉择,怎么样做对患者是有益的,怎么样做对患者是有害的,能够起到指导临床工作的用途。现代医学的核心就在于此,避免了以往中医使用的经验方的缺陷,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理有据,循证医学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基础。非常赞同
的回答,尤其“这就是循证医学,它是现代医学成熟稳健睿智理性的心。”这句。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